Linux安全级别
类别 | 级别 | 描述 |
D级别 | 最低安全级别 | 提供最小的安全防护,通常只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,如文件和目录的访问控制。 |
C级别 | C1, C2 | C1级:自主访问控制(DAC),基于用户和组的权限管理。 C2级:更完善的DAC,增加了对象可用性控制和个体身份识别。 |
B级别 | B1, B2, B3 | B1级:强制访问控制(MAC),标签安全保护。 B2级:结构化设计,形式化安全模型。 B3级:全面的访问控制和可信恢复。 |
A级别 | 最高安全级别 | 形式化认证和可信计算机基,提供最严格的安全措施。 |
Linux系统的安全机制
1. 自主访问控制(DAC)
定义:DAC是基于文件或数据被文件系统赋予的访问权限(r,w,x)的方式实现的访问控制机制。
应用:常见于Windows等系统,Linux系统在未启用SELinux时也采用DAC模式。
2. 强制访问控制(MAC)
定义:MAC对于文件或数据的访问权限不是针对用户身份来设定,而是根据进程和文件是否具备可以匹配的domain(进程的域)和type(文件的类型)。
应用:SELinux是典型的MAC实现,工作于Linux内核中,通过安全策略进行访问控制管理。
SELinux在Linux系统中的应用
1. SELinux的工作机制
安全上下文:SELinux为每个文件和进程提供了一套安全标签,称为安全上下文,用于标识用户身份、角色、域和类型。
策略库:存放规则,规定进程的哪个域可以以哪种方式访问或操纵哪些类型的文件。
2. SELinux的工作模式
Enforcing:强制开启SELinux机制。
Permissive:警告模式,所有动作被记录下来,但并不会阻止操作。
Disabled:关闭SELinux机制。
提升Linux系统安全性的措施
1. 合理规划多系统共存
建议:使用双硬盘分别安装Windows和Linux,确保GRUB安装在第二块硬盘的主引导扇区。
2. 制定强健的密码策略
原则:足够长,包含数字、字母、特殊字符和大小写混写,定期修改。
3. 严格文件操作
隐藏文件夹:在文件名前加“.”来隐藏文件。
拒绝文件共享:杜绝因启用文件共享引起的重要信息的丢失。
4. 规范用户管理
限制用户切换:仅属于wheel组的用户可以使用su命令切换到root用户。
PAM机制:通过提供一系列动态链接库和API,将系统提供的服务和认证方式分开,便于灵活配置。
Linux系统的安全性从DAC逐步转向MAC,通过引入SELinux等机制,其安全级别可以达到B1甚至更高,合理的安全配置和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系统的安全性,确保系统在各种应用场景下都能得到有效保护。
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如若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,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9969.net/6217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