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M Linux内核启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涉及多个步骤和组件,以下是一个详细的、基于搜索结果整理的ARM Linux内核启动流程:
Bootloader阶段
1、初始化RAM:在调用Linux内核之前,Bootloader必须设置和初始化RAM,为调用Linux内核做好准备。
2、初始化串口(可选):串口在Linux的启动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用于输出调试信息。
3、检测处理器类型:Bootloader在调用Linux内核前必须检测系统的处理器类型,并将其保存到某个常量中提供给Linux内核。
4、设置Linux启动参数:Bootloader执行过程中必须设置和初始化Linux的内核启动参数,这些参数将传递给内核以指导其初始化过程。
5、调用Linux内核映像:Bootloader完成的最后一项工作是调用Linux内核,如果内核存放在Flash中并且可直接在上面运行(如Nor Flash),则直接跳转到内核中去执行;否则,将内核拷贝到RAM中再执行。
Linux内核启动阶段
1、解压内核(如果是压缩格式):对于压缩格式的内核(zImage),Bootloader会先解压缩内核,然后跳转到非压缩内核(Image)的启动入口。
2、执行内核入口程序:内核入口程序通常位于arch/arm/boot/compressed/head.S
或arch/arm/kernel/head-armv.S
文件中,具体取决于内核配置和架构。
3、初始化硬件和软件环境:内核入口程序会执行一系列初始化操作,包括关闭MMU、设置CPU模式、初始化页表等。
4、调用start_kernel()函数:完成初步的初始化后,内核会调用start_kernel()
函数,这是内核初始化的主要入口点。
5、系统初始化:在start_kernel()
函数中,内核会继续进行系统初始化,包括内存管理、进程调度、文件系统挂载等关键操作。
6、启动init进程:内核初始化完成后,会启动init进程,这是用户空间的第一个进程,负责进一步的系统初始化和用户程序的执行。
7、进入用户空间:随着init进程的启动,系统逐渐进入用户空间,开始执行用户指定的应用程序。
流程是基于ARM架构和Linux内核的通用描述,具体细节可能因不同的硬件平台、内核版本和配置而有所不同,ARM架构有多种变种(如ARMv7、ARMv8等),不同变种之间可能存在一些差异,在实际应用中,需要根据具体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进行调整和优化。
以上就是关于“arm linux 内核启动”的问题,朋友们可以点击主页了解更多内容,希望可以够帮助大家!
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如若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,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9969.net/82540.html